发布日期:2024-08-13 11:24 点击次数:74
面对当前复杂的外贸形势炒股配资公司,拱北海关践行“浦江经验”,持续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想方设法助企纾困,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外贸企业实际问题。
今年1—8月,拱北海关深入30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71项。
降本提效
拓宽农产品增收路
9月26日,一批鲜鸡蛋经海关监管后经港珠澳大桥运往香港市场。“现在我们可以选择经港珠澳大桥供港,单程运输时间可缩短75%,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产品在香港市场的竞争力。”珠海市鸿福隆蛋品有限公司经理刘振宇兴奋地说。
长期以来,拱北关区企业是澳门蔬果肉蛋等鲜活农食产品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运输成本较高等因素,珠海、中山等珠江口西岸地区企业在香港市场占有率较低。“我们的蛋品从珠海运去香港,原先只能走深港口岸,蛋品运输成本较高,在香港市场上就没什么竞争力了。”几个月前,在拱北海关调研座谈会上,珠海市鸿福隆蛋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海关人员诉说企业开拓香港市场时面临的不利情况。
拱北海关在了解到辖区食品出口企业诉求后,积极与香港方面加强联络,推动拓宽全品类食品经港珠澳大桥出口通道。今年7月1日晚,首票内地经港珠澳大桥出口的23吨鲜鸡蛋经海关监管后顺利发往香港。继内地鲜活水产品、冷冻及冰鲜禽肉后,海关再开放包括冰鲜冷冻肉类、蛋类、奶类和蔬果等在内的全品类内地鲜活食品,在指定时段经港珠澳大桥供港,实实在在为鲜活农食品供港提供了便利。
全品类食品经大桥供港首月,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出口农产品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结对帮扶
产业发展更添“芯”动力
集成电路相关产业是珠海、中山主导产业之一。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拱北海关指定专人建立“结对帮扶”联系机制,针对企业个性化困难问题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对接解答,主动服务集成电路生产线快速投产。
“国内客户急需一批中高端基板用于生产,需要我们从境外采购,相关产品境外采购周期长、售后服务不到位,而且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方面要求较高,希望海关能在合规要求方面多予以指导。”近期,因一批进口货物急需交付,中山芯承半导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石绍海向海关求助。
得知企业需求后,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安排人员全天候指导解决通关监管证件等问题,在进口货物属地监管环节,合理规划,快查快放,支持企业如期交付。
针对关区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拱北海关还联合地方商务部门、行业协会等送上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信用管理政策等宣传解读“大礼包”,指导企业用好“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惠企改革措施,为进口关键设备开通“绿色通道”,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跟踪服务
当好企业的“贴心人”
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纸制品生产销售企业,在集团内部保税物料调拨方面存在较多需求。今年5月15日,该公司在海关推动下成功设立了首本企业集团加工贸易手册,实行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预计这项改革每年可为该企业节约各类成本超130万元,缩减业务办理时间75%。
目前,实施集团监管模式的企业在拱北关区加贸进出口总值的占比已超过20%,集团内企业共用仓库面积达2.44万平方米,跨企业存放保税货物累计达24.96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拱北海关深入实施“关长送政策上门”行动,开展对企政策宣讲2400余家次。“今年海关更加注重调研和后续跟踪炒股配资公司,给出的建议针对性非常强,效果很好。”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关务主管邬春娣说。